公海gh555000aa线路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欢迎来到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现在时间是:
新闻眼

【迎新季】从“部分早期材料”看青年恩格斯的思想转变过程

来源: 编辑:王秋实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8日

2025年9月6日晚,2025级新生入学教育“学术沙龙”活动在创业楼121报告厅顺利举行。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晶副教授应邀为全体研一新生作题为“从‘部分早期材料’看青年恩格斯的思想转变过程”的专题讲座,带领新生深入探寻青年恩格斯思想发展的脉络与逻辑。

讲座中,王晶老师结合自己在翻译英文材料以及阅读恩格斯1836—1845年间的资料文献的思考,以时间为轴,系统梳理了青年恩格斯思想转变的三个关键时期。她指出,青年恩格斯在不来梅期间,以通信为重要窗口记录生活与思想,同时通过音乐、诗歌、戏剧、素描、短篇小说等文学艺术形式表达政治诉求,在商业工作的枯燥中坚守精神自由,清晰展现出从自由浪漫主义向革命民主主义的早期转向。

讲座现场(王宁 摄)

接着,王晶老师详细解读了青年恩格斯在柏林服兵役期间,如何通过《谢林论黑格尔》《谢林和启示》等文献批判谢林的启示哲学,辩护黑格尔哲学;重点分析了《谢林——基督哲学家》小册子中讽刺模仿的写作手法;展示了恩格斯与青年黑格尔派“自由人”小组的互动记录,呈现了青年恩格斯的黑格尔主义哲学倾向。

在第三部分,王晶老师系统梳理了恩格斯于曼彻斯特期间在《莱茵报》《德法年鉴》等刊物发表的系列文章。通过《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等经典文献的案例解析,阐明恩格斯如何从同情工人阶级到系统研究政治经济学,最终完成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特别阐释了《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的重要思想,以及青年恩格斯对英法德三国共产主义路径的比较分析。

讲座尾声,王晶老师强调以历史哲学视角解读思想流变的研究路径,提出“主观与客观统一”“理论与现实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恩格斯思想转变案例,勉励新生在学术修行中注重知识积累、逻辑训练与时代关怀的统一。

文字:王宁 周星雨

图片:王宁

审核:王晶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