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党的百年奋斗史、深入宣传中国共产党的百年伟大成就,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为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迫切需要和现实任务。广泛宣传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成就要遵循知识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价值逻辑,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遵循知识逻辑,提升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是过去的社会存在,知识性是其基本属性。中...
4月25日,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与师生代表面对面交流谈心,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弦扣“国之大者”、脉连根本大计,擘画宏伟蓝图、凝聚奋进力量,饱含殷切期望、传递谆谆教诲,高屋建瓴,视野宏阔,语重心长,催人奋进,是新时代新征程上加强党对高等教育全面领导的纲领性文献、推动高等教育更好服务国家战略的全局性号令、激励高校师生爱党报国的根本性指引。...
4月29日下午,学院“马愿师道”示范课在四教顺利开展,形势与政策系武文军老师以“粮食安全”为主题,为师生带来了一堂精彩生动的思政示范课。(武文军老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 宋雨摄)四教A204教室,武文军结合“粮食安全”这一事关国计民生的热点话题,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方面深入分析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当前面临的困难挑战和具体解决路径。清晰易懂的讲解,生动详实的案例,积极活跃的互动...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中国以6%的的淡水资源、7%的耕地资源,养活了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中国依靠自身力量端牢自己的饭碗,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并且“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为世界粮食安全贡献了中国力量,创造了中国奇迹。粮食安全既紧密联系百姓民生,又关系到国家战略,是国计民生的“压舱石”、固国安邦的“稳定器”、民族复兴的“顶梁柱”、全球博弈的“定盘星”。从连续19年发布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问...
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是财富创造的源泉,更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关党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全局的关键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必须旗帜鲜明的弘...
为纪念五四爱国运动,歌颂党的光辉历史和祖国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促进师生融乐,4月26日晚,学院在创业楼悦创咖啡举办“唱响红色旋律,谱写青春乐章”师生红歌赛。学院院长梁伟军,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吴珊,副院长胡丰顺、霍军亮,以及部分学院教师作为特邀嘉宾出席。石绍成、邱泽媛、万融、郑鹏、侯顺、孔浩、唐尚书、聂继红等教师担任评委,大赛由研究生李雅静、周子恒主持。本次比赛共计13支师生队伍,节目穿插了独唱、朗诵...
近日,我国首次就青年群体发布了《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文中系统回顾了百年来中国青年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发挥的重要作用,详细介绍了新时代党和政府为青年发展创造的良好条件,充分展现了当代青年奋斗拼搏、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今年是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中国青年始终坚持与人民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齐进步。当“丧文化”“娱乐至上”“佛系”“躺平”等标签烙在青年身上的时候,...
4月26日上午,创业楼521会议室,校党委学工部部长、校团委书记彭小川、校团委副书记吕瑞凯调研马院城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工作。马院党委书记程华东,副书记、副院长吴珊、“城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工作室”主任李凤兰、副主任王晓慧等参与了交流研讨。会上,李凤兰介绍了工作室成立以来在推动城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取得的进展及2022年工作计划,并就整合资源与力量,共同助力乡村教育发展提出了工作设想。 程华东...
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引发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热议。我国的教育事业要‘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我们华中农业大学也要在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道路上坚守职责、推陈出新。其中,做好思政教育教学是我们每一位思政教师的重要使命,做好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也是我们...
4月22日上午,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李斌、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研究生院副院长镇志勇等一行6人到马克思主义学院调研座谈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情况,围绕2022年度建设目标任务进展、毕业研究生毕业就业工作、研究生招生等相关问题进行交流。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学院副院长胡丰顺主持。(座谈会现场 周子恒摄)(梁伟军院长汇报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进展 周子恒摄)会上,院长梁伟军从重点工作、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