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论坛】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近日召开的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入发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出更多体现新时代长江文化的文艺精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传承长江千年文脉,深入挖掘并激活长江文化在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科技创新以及...
近日,由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分中心联合主办的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两个结合’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理论研讨会在华中农业大学举行。开幕式上,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王从严指出,围绕“‘两个结合’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展理论研讨,全面理解“两个结合”的科学内涵、内在机理、实现路径,深刻把握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和实践特...
文字整理/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周磊编者按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11月12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理论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这是今年我省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研讨...
11月9日下午,第197期青马论坛于创业楼121报告厅举行。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李佃来教授应邀作了题为“如何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物’”学术报告,报告由院长梁伟军主持。报告伊始,李佃来教授首先以何为唯物主义的“物”为切入点,指出就马克思本人而言是指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物”,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之后以前苏联马克思主义中的推广论入手,指出推广论中的“物”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物”...
核心提示:11月4日下午,在我校第四教学楼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课延伸活动——“狮山马车夫·哲学转角”,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原理系吴德凯、吴治苹、但昭明、阮媛等四位老师与各院系、各年级的学生代表深入交流,通过“哲学咨询”的方式回应“学生之问”。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尹海霞 吴治苹)11月4日下午,在我校第四教学楼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课延伸活动——“狮山马车夫·哲学转角”,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
中国社会科学报讯(记者明海英)11月4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两个结合’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理论研讨会在华中农业大学举行。“两个结合”深刻揭示了我们党过去为什么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根本所在。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左亚文表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同时也是创新的过程。“结合本身就是创新”,结合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结合的实质。中央党校(国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热情关怀青年、充分信任青年。习近平总书记用“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勉励青年。当代中国青年应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青春孕育希望,青年创造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相互交织、相互激荡,成为当今时代的鲜明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发表讲话强调:“当今中国最鲜明的时代...
11月9日上午,马院在创业楼511报告厅举办“星光计划”第七期专题讲座,邀请党委宣传部徐行老师做《浅谈校园新闻的撰写心得——从4个问题说起》专题培训,2022级全体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培训,培训由2022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研究生姜子岳主持。“大家为什么想学习新闻报道写作?”徐行从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引入,阐释了新闻写作的重要性。他指出,写作能力是自身综合实力的体现,增强写作能力也可以增强未来的就业优势。徐行首...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明海英 通讯员马愿)11月4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两个结合’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理论研讨会在华中农业大学举行。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王从严在致辞中谈到,“两个结合”为新时代新征程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原则路径、提出了明确要求。围绕“‘两个结合’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展理论研讨,全面理解“两个结合”的科学内涵、内...
“两个结合”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理论研讨会4日在华中农业大学举行,来自全国6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230余名学者聚焦会议主题开展理论研讨。开幕式由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程华东主持。理论研讨会现场(姜子岳 摄)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王从严在致辞中说,围绕“两个结合”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展理论研讨,全面理解“两个结合”的科学内涵、内在机理、实现路径,深刻把握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和实践特色,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