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新时代青年肩负着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历史使...
近日,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强大文化力量。这一重要会议为荆楚非遗文化传承和保护指明了方向。湖北省位处神州大地中心区位,传承3000年荆楚文化根脉,孕育了绚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
从《如果国宝会说话》《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纪录片的成功“出圈”,到《国家宝藏》《上线了文物》等传统文化类节目以破竹之势不断壮大,文物的展现形式开始一改过往难以接近、束之高阁的威严感,逐渐以通俗易懂、平易近人的方式面向大众,“用文物讲述文物,用文物梳理文明”的新形式受到如潮好评。这一系列文博类影视作品赢得热烈反响的背后,是中国式表达风格中展现出来的文化自信以及文物表达形式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散发...
文艺是国家凝魂聚力的精神食粮。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艺事业的根本价值取向。人民群众书写了社会历史波澜壮阔的篇章,也创造了华丽璀璨的文化艺术财富。在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生并行的特殊历史方位下,习近平总书记基于时代之变、民族之势、人民之呼,明确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从文艺本质论、文艺创作论、文艺接受论、文艺发展论、文艺批评论等多方面回答了人民与文艺的关...
新时代以来,党的创新理论不断丰富发展,迫切需要加强大众化通俗化工作,不断架好党的创新理论通向人民大众的桥梁,从而使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落地生根,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近些年,湖北省社科界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通俗化上做了一些积极探索和实践。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通俗化的有益探索湖北省在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通俗化过程中,突出多元主...
1月2日下午,校长李召虎、发展规划部部长王平祥等一行到马克思主义学院调研工作。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了本次调研座谈会。围绕调研主题,学院院长梁伟军从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理论宣传、存在问题等方面汇报了学院工作;学院党委书记程华东从“拓面、提质、增效”三个方面分享了对学院事业发展的思考和设想。李召虎对学院在“十四五”期间所取得的发展和进步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学院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工作进行...
作者:吴斌(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分中心研究员)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推动数字化应用场景研发推广。加快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推进智慧农业发展。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先导力量的数字技术,正逐步成为我国乡村振兴发展的重大推动力量与战略选择,应将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视为一个整体科技活动,以系统性思维全面推进数字技术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数字技...
12月28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在创业楼511会议室开展十二月主题党日活动,本次活动由支部副书记刘九七主持。会议伊始,研究生第二党支部领学小组成员李轩昂带领支部成员共同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武汉大学参加中国南北极科学考察队师生代表的回信精神。他围绕回信精神是什么、回信精神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如何响应回信精神三方面展开,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科技创新需要青年练就过硬本领...
12月28日上午,马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创业楼521会议室开展第十四次集中学习,学习研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在中共中央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行为规范和准则》。学院党委书记程华东主持学习。程华东强调,中央政治局召开民主生活会,既是对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的新指示,更是对如何持之以恒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自古以来,我国知识分子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出自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家张载的《横渠语录》,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