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4月23至24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文法学院、外国语学院等学院的本科生、研究生和思政课教师一行赴“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华中农业大学水稻南繁基地开展“推动科技创新,建设农业强国”主题实践研学活动。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朱富煜 薛盘龙)4月23至24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文法学院、外国语学院等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程华东表示,一体化讲好思政课程背后有四个把握。一个是要把握关键课程重大意义,第二个是把握思政课教师的关键作用,第三个是改革创新的基本要求,第四个是把握大思政课的本质要义。同时,他从共研、共建、共育、共享四个维度,围绕务实探索一体化路线图介绍了湖北实践。他强调,要有真问题意识,要有共同体理念,要有大思政格局。
4月26日至2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程华东、副教授王晓慧等一行8人赴北京参加第四届全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实践研讨会。此次大会以“全力推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落地落实”为主题,旨在通过开展思政教育一体化实践研究,进一步固化优化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机制。27日上午,第四届全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实践研讨会在北京市第十一中学举办。大会在前三届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研究高峰论坛...
为提升研究生人文思想水平和专业理论素养,夯实理论基础,强化专业思维,4月25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系举办第十二期“启微”读书沙龙。本期活动邀请到了郑鹏、石绍成两位老师出席,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学院其他专业研究生、文法学院社会学本科生参与,活动由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孙佳主持。本期沙龙选取了詹姆斯·马奇的《经验的疆界》,采取学生汇报、教师导读、师生交流等方式,围绕本书的主要内容和启示...
4月25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在创业楼511开展党纪教育专题学习主题党日活动,机关党委书记冯永平、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程华东、副院长胡丰顺参会,会议由支部书记李思雯主持。研究生第二党支部领学小组成员苏慧丽从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新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重点内容解读和违纪典型案例剖析四个方面带领与会党员详细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
受《文化与青少年心理健康》课程组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凤兰教授邀请,4月22日晚,华中农业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副教授沈希飞以“中国音乐与心理调适”为题,在大学生活动中心报告厅为同学们上了一堂动听、感人且极富文化韵味的中国音乐体验课。沈希飞老师用中国四大名著中的经典音乐导入课堂,为同学们讲解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历程。从西汉的礼乐制度到唐朝的宫廷乐,从宋词元曲到清朝的京剧,带领同学们了解中国音乐发展的历史文化知识...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明海英 通讯员朱富煜 李佳 丰锦 唐欣怡)4月13日—14日,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端论坛在华中农业大学举行。来自全国近30所院校的200余位与会代表,聚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主题进行研讨。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王从严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强调,建设一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既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重要任务,也是助力实现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目标的重要抓手。王从严希望,...
4月22日下午,“马愿师道,精彩一课”思政示范课在创业楼511顺利开展,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路小可老师以“中国梦与当代中国学子”为主题开讲,院长梁伟军主持,学院教师和研究生参与听课和研讨。授课现场(周天锦 摄)首先,路小可老师用孙中山早年在澳门行医的经历以及科学家杨振宁在美国纽约华人餐馆的遭遇生动阐述了振兴中华的重要性。路小可老师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深入剖析,生动阐释中国梦与“振兴中华”之间的关...
4月19日下午,第206期青马论坛于创业楼511报告厅举行。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娜应邀作“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学院副院长胡丰顺主持。报告伊始,王娜教授首先就“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这一主题提出问题,即“数字经济如何作用于“三农”并赋能乡村振兴?数字经济在实践发展中面临哪些困境与挑战?”随后,她从三个方面展开讲述。首先,王娜教授认为,数字经济在“三农”领域延伸,...
为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4月18日下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系在创业楼511会议室召开集体备课暨师生见面会。会议以“师生融乐 德育纲要”为主题。来自工商管理、社会学、广告学、公共管理、园艺、外语、计算机等专业20余位学生代表与纲要系全体老师共聚一堂,围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课堂的教、学、管等问题开展面对面交流。纲要系主任霍慧新老师主持了会议。集体备课会现场 (闫宇 摄)经济学2307...